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这个“满”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频繁,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农谚中所谓“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就是说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节气时养生应注意:
1.疏肝降火
小满时节,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甚至出现上火的情况,此时不仅要疏肝理气,更要注意降火。
小满时节,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可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天热吃“苦”,胜似进补。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吃些“苦头”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食野菜是小满的风俗之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2.早睡晚起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宜晚睡早起,忌睡得过长,同时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从而保证充足的睡眠。
3. 未病先防
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因此,应当对皮肤病进行及时防治,小满节气常见的皮肤病为风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风疹”的病因病机有三点:①湿郁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②由于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来;③过食肥甘,脾胃不和,湿热蕴结,郁于肌肤而发病。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块成片,或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随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除风疹外,湿疹也常见于这一时期。
小满时节,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温热、肥腻、甘甜之品。如平时就有过敏者,除加强饮食注意外,还应注意室内环境清洁,避免虫类叮咬等。如果我们能够提前预防,会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4.避免熬夜
由于小满节气后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容易疲劳。如果长期熬夜,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导致上火,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症状。
小满时节,为了保持充沛的精力,可适当增加午休。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小满时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健康。
5.健脾祛湿
进入小满后,气温逐渐升高,阳气已经相当充实,而此时节雨水增多,空气潮湿,湿邪为患,最易损害脾胃,养生方面应以健脾祛湿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运化, 喜燥而恶湿, 湿热之气突出,以造成湿热困脾, 可见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这个时候湿邪已经藏于身体,待到大暑时节,湿邪主气的时候,暑、湿就会内外呼应,使人们陷入湿气的困扰,从而引发很多问题,比如风湿病、脚气、痤疮、妇科炎症、水肿、肥胖等。《内经》有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中医认为,四肢沉重、疲劳、失眠、食欲下降、恶心、头晕等都与体内湿气有关,而脾可运湿,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应该为健脾祛湿。
6.小满穴位按摩
小满时节常常按揉三个穴位,可以缓解因节气带来的不适症状。
(1)内庭穴:
中医认为,胃火炽盛,症见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口臭嘈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内庭穴可清胃泄火。
位置:此穴在足背二趾三趾的趾缝纹头后凹陷中。
手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指尖掐、压,力度以能感到酸麻胀为度,持续1分钟~2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如此反复2~3次。
(2)关冲穴:
很多人在此时节眼角容易有眼屎出现,这是火热之邪侵袭上焦或是体内热毒上冲所致。关冲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
位置:此穴位于无名指尺侧(靠近小指一侧),指甲根角旁0.1寸。
手法:力度以能感到明显酸麻胀为宜,并坚持30秒至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的关冲穴,每日2次~3次。
(3)丰隆穴:
小满时节容易出现脾虚湿困,可有食欲不振、口甜、疲乏等症状。丰隆穴有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功效。
位置:此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手法:用拇指着力于足三里或丰隆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撰稿人:孜钰
编辑:罗雅尹
文章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
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