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慢阻肺病位列于死因排序的第三位和疾病负担的第三位。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病死率和死因的最新预测数字显示,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病的患病率在未来40年将继续上升,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病及其相关疾患者数量将超过每年540万人。
慢阻肺病是可预防和治疗的,多在中年发病,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
1.慢阻肺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引起慢阻肺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体因素:慢阻肺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在妊娠、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直接和间接暴露于有害因素,可以造成肺的生长发育不良,是慢阻肺病的危险因素;支气管哮喘不仅可以和慢阻肺病同时存在,也是慢阻肺病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越低,慢阻肺病的患病率越高。
环境因素:吸烟是慢阻肺病最重要的环境致病因素,燃料烟雾(柴草、煤炭和动物粪便等燃料产生的烟雾)、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呼吸道感染等都是慢阻肺病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
2.哪些人容易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 长期吸烟的人或长期被动吸入二手烟的人。
(2) 长期接触粉尘的人。
(3) 严重空气污染时,未做好自我防护的人。
(4) 长期接触室内污染及生物燃料释放的人。
(5)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人。
(6)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族史的人。
(7) 体质较弱、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
属于以上一种或多种情况的人群,需要积极消除危险因素,并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此外,还可以每隔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体检,重点注意肺功能的检查结果,能帮助早期诊断及预防。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表现?
(1)典型症状:
慢性咳嗽:咳嗽症状出现缓慢,可迁延多年,以晨起和夜间阵咳明显。
咳痰:为咳嗽的伴随症状,常咯白色黏痰,于晨起时剧烈阵咳,咳出较多痰液后症状缓解;急性发作期时痰液增多,可有粘性脓痰,不易咳出。
气短或呼吸困难:常在活动后出现,并逐渐加重。严重时在日常活动或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或呼吸困难。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病的“标志性症状”。
(2)其他症状:嗜睡、头痛等,晚期患者常见体重下降、食欲缺乏、营养不良等。
4.慢阻肺病如何确诊?
慢阻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等综合确定,其中肺功能检查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这是诊断慢阻肺病的必备条件。
5.接受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处于急性加重期,需要进行一般治疗、体液引流、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等。稳定期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家庭氧疗和康复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
注意防寒保暖。
清淡饮食,生活规律。
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坚持戒烟,并防止吸入二手烟。
出门时注意佩戴口罩,防止吸入冷空气。
(2)排痰
多喝水,促进黏稠痰液排出。
家属可协助轻拍胸部,有利于分必物排出。
(3)药物治疗
主要是吸入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要长期规律治疗。
急性加重期,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要私自调整药物及药物剂量、服用频次等。
有药物过敏史及食物过敏史要及时告知医生。
药物治疗时,可能会有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失眠、痤疮等不良反应。如果感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或及时调整用药。
(4)机械通气氧疗
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和吸氧持续时间需遵医嘱调整。
重度呼吸衰竭的病人可能需要无创(面罩)或有创(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陪床家属要注意人工气道的护理,避免管道滑出。
病人如果有口鼻、声带损伤或其他严重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6.慢阻肺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诱发因素、注意休息、饮食、日常生活管理等多方面。
(1)减少发病因素,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戒烟是能阻止病情加重的最有效方法,故吸烟的患者应积极戒烟。还应避免接触烟雾,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出门佩戴口罩。
(2)注意休息,生活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3)饮食注意适量增加高蛋白饮食,多吃禽肉、蛋类等。多食果蔬,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增强免疫力。肥胖患者要减肥,瘦弱患者要加强营养。
(4)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促进痰液稀释,使之易于咳出,并有助于防止便秘。
(5)适当锻炼,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打太极拳等,也可通过做呼吸瑜伽、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锻炼呼吸功能。
撰稿人:孜钰
编辑:罗雅尹
文章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
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