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续安全。
1.食品数量安全: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2.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能够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
3.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二、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要注意食品包装是否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识。
2.打开食品包装,首先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三、伪劣食品的判别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心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较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四、去除果蔬上残留农药,可用以下方法清洗。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污染蔬果的农药品种主要是有机磷杀虫剂,其难溶于水。水洗仅能去除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果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先用水冲洗掉蔬果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不少于10分钟,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可有效地去除残留农药,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先将蔬果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l水中加入碱面5~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延长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蔬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存放15天以上。
5.加热法:有些农药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也可通过加热的方法去除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蔬菜表面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五、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有异味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及以上的熟食;剩菜剩饭要彻底加热后食用;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蔬果要洗净,并尽可能去皮;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喝开水最安全;
8.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9.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食物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10.食品储存时要分类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并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撰稿人:孜钰
编辑:罗雅尹
文章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
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