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健康科普丨关注青少年肥胖
2024-01-04 分享至: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能量摄入过量,脂肪过度蓄积,从而引起肥胖。青少年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以单纯性肥胖为主。肥胖不仅影响学生体质,还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损害呼吸、心血管、骨骼肌肉、生殖等系统,从而引起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一个超重肥胖,而2015年这一比例为18%。

单纯性肥胖依病情轻重,通常分为三类。

1. 轻度:患者可无症状,仅表现为体重超重。

2. 中、重度:患者体重超重,还可能会有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症状。

3. 严重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症:常与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发生。

肥胖的伴随症状较多,可伴随或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以及某些肿瘤发病率增高等,出现相关的症状。

肥胖的判定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又译为体质指数。BMI(kg/m2)=体重(kg)/身高的平方。


轻体重BMI

健康体重BMI

超重BMI

肥胖BMI

BMI<18.5

18.5≤BMI<24

24≤BMI<28

28≤BMI


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包括长期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静坐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

青少年肥胖的治疗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

1. 合理膳食

平衡膳食,食不过量,校内校外不暴饮暴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控制每天的总能量摄入;每天进食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和高糖食品,如甜点心、糖果、冰棍、冰激凌等;适用小碗盛饭,控制进食速度;减少在外就餐,鼓励在家就餐;烹饪时少盐少油少糖。

2. 科学运动

肥胖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加量,目的是减轻体重,促进体脂消耗,改善心肺功能;忌剧烈运动;每天进行1小时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如跑步、骑车、打球、游泳、跳舞等活动,多做户外活动;尽量减少静坐时间,限制静坐视频时间,每天看手机、电脑、电视等屏幕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在锻炼中要进行自我医疗保健,遇有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要逐渐减少运动量,甚至停止运动,以防发生意外。

3. 营造良好习惯

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的好习惯,每天保证8~10小时睡眠;不吸烟、不饮酒,避免接触二手烟;家庭成员要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运动日常化、生活化;培养儿童青少年运动兴趣,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4. 积极寻求医生帮助

青少年肥胖一般来说不需要使用药物,而以合理饮食和加强运动为主。如已经是重度肥胖,并伴有合并症时,需要遵医嘱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不盲目节食和减重;同时积极缓解紧张情绪和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指导。

 

撰稿人:孜钰

编辑:罗雅尹

文章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

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