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健康科普丨婴儿湿疹的预防
2024-01-16 分享至: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中医称婴儿湿疹“奶癣”或“胎敛疮”,一种好发于婴儿头面部的过敏性皮肤病,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起病大多在生后1~3个月,在1~2岁减轻、痊愈,少数可演变成小儿湿疮。

婴儿湿疹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可泛发或局限。皮损为由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叠交替,伴剧烈瘙痒。婴儿会自觉阵发性的剧痒,遇暖尤甚,以致患儿常将头面部在枕上或母亲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烦躁,哭闹不安,常影响健康和睡眠。


一、婴儿湿疹的病因

婴儿湿疹的病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病因

父母有过敏性疾病病史,如患有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会导致其婴儿湿疹发病概率的明显升高。

2. 诱发因素

Ø 孕期经常吸烟或吸二手烟,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无烟环境。

Ø 过早添加辅食易导致食物抗原通过肠道黏膜吸收进入体内,导致婴儿湿疹的发生或加重湿疹病情。

Ø 过度清洁皮肤会导致皮肤水分丢失增加和水保留降低,导致皮肤干燥,诱发湿疹。

Ø 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牛奶、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或环境中存在过敏原,可使体内发生变态反应

Ø 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

Ø 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等也可引起本病。

Ø 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婴儿湿疹的表现

婴儿湿疹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作为诊断要点。

婴儿湿疹按照皮疹特点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婴儿湿疹各有其典型表现。

1. 渗出型

多见于较为肥胖的婴儿。起初皮疹发生于两侧面颊,出现界限不清的红斑,红斑上可见密集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液。渗液干燥后形成黄色且厚薄不一的痂皮患儿常因瘙痒剧烈搔抓、摩擦患处导致部分痂皮剥脱,显露出有较多渗液的鲜红色糜烂面,症状较重的患儿皮疹可波及整个面部乃至头皮。

2. 干燥型

多见于瘦弱的婴儿。皮疹常表现为淡红色或者暗红色的斑片,可见密集的小丘疹,无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皮肤表面覆有灰白色糠状鳞屑常累及面部、躯干部位和四肢。慢性湿疹患儿的皮疹表现可呈轻度浸润、肥厚、皲裂或是血痂。

3. 伴随症状

婴儿湿疹会伴有阵发性剧烈瘙痒,造成婴儿哭闹不止和睡眠不安。严重者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全身发热症状。


三、婴儿湿疹的鉴别诊断

1. 婴儿脂溢性皮炎

常见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患儿头皮局部或全部覆有灰黄色或棕黄色油腻鳞屑,有时亦累及眉区、鼻唇沟、耳后等处,痒轻。根据皮疹表现较容易与婴儿湿疹鉴别。

2. 热疹

婴儿热疹主要见于夏季,婴儿湿疹主要见于冬春季节;

婴儿热疹主要与环境温度过高、穿着过厚等有关湿疹主要与遗传、环境以及过敏等有关;

婴儿热疹主要分布在皮肤皱褶部位,比如颈部、腋窝以及腹股沟等部位婴儿湿疹主要见于颜面部以及躯干等部位;

婴儿热疹主要是呈斑丘疹,而且瘙痒症状不严重,不会出现脱屑等症状婴儿湿疹主要呈斑丘疹,还可能出现疱疹,有明显瘙痒,而且还可能出现鳞状脱屑。

婴儿热疹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需要注意尽量避免穿着过厚,适当降低环境温度,症状可以明显改善婴儿湿疹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


四、预防婴儿湿疹

1. 注意哪些食物会让婴儿过敏,避免让婴儿接触会引起他们过敏的食物,暂时不要在辅食里添加该食物。

2. 母乳是婴儿最天然安全的食物,但是妈妈们要注意,尽量不吃能够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不然很可能会让婴儿间接导致过敏。

3. 照顾婴儿时,必须要保持自己与婴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防止婴儿搔抓,以免感染。

4. 禁止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或沐浴露为婴儿清洁皮肤,另外水温也不宜过热两者都会将婴儿皮肤表层的油脂洗掉,刺激皮肤,导致湿疹加重

5. 尽量让婴儿穿宽松的棉质衣服,丝绸品或人造纤维可能会导致皮肤摩擦,加重病情。

6. 未经医生允许,妈妈们不能擅自给婴儿搽任何有刺激性的药膏,有可能给婴儿身体带来未知的不良反应应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关药物。

7. 妈妈们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婴儿,请尽量参考医生的意见选取合适的配方奶,以调整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他们患湿疹的机率。

8. 婴儿的生活环境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如烟草、香水等,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9. 注意排除引起婴儿湿疹的诱因,积极诊断并予以消除。


撰稿人:孜钰

编辑:罗雅尹

文章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

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