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健康科普丨认识21三体综合征
2024-01-28 分享至:

21三体综合征也称唐氏综合征、作先天愚型等,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也是人类第一个被确认的染色体病。由于在生殖细胞形成期或合子期(约在受精后24小时内)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所致。不论国家、种族和性别是否相同,患者的面部特点都非常相似,都具有特殊的呆傻面容。智力发育不全、生长发育迟缓是唐氏综合征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疾病的发生几乎波及世界各地,很少有人种差异。据统计,染色体异常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5~6/1000,唐氏综合约为1/750,绝大多数病人属随机发生,但随母亲怀孕的年龄增长其发生率随之升高,母亲年龄35岁以上,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可达1/350。另外,可能与环境毒物接触有关。

一、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1三体综合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智能低下、体格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常呈现嗜和喂养困难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低下表现逐渐明显,动作发育和性发育延迟。特殊面容表现为眼距宽,鼻梁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毗赘皮,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头前后径短,颈短,骨龄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细软而较少;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中节骨发育不良使小指向内弯曲,常见通贯掌纹

男性唐氏婴儿长大至青春期,也不会有生育能力。女性唐氏婴儿长大后有月经,且有可能生育。

患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比一般增高10~30倍。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即出现性痴呆症状。

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16.2岁50%的患儿在5岁前即死亡其他年龄组的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5~6倍,约8%的患者活过40岁,2.6%得患者活过50岁。患者的寿命通常取决于有无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和消化畸形以及抗感染能力的降低程度。

二、21三体综合征的治疗方式

21三体综合征没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对患者并发的畸形和疾病能够进行有效治疗保持身体健康状态,可以延长其寿命。

对于21三体综合征患者着重于护理和训练,目标是解决日常生活的自理问题。早期的养育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发育细心照料和适当训练,有可能使病人得到进步和提高。

药物治疗可选用某些促进脑细胞代谢和营养的药物,诸如谷氨酸、γ一氨酪酸、胞二磷胆碱等,但不能根本上解决疾病的治疗。

患者如存在先天异常,并发疾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治疗。

三、21三体综合征孕妇产前预防

21三体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妊娠。

1.遗传咨询

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遗传咨询,即染色体核型分析。根据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不同,唐氏综合征有三种遗传学类型,分别为标准型、易位型、嵌合型。标准型占临床病人的95%,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约占2.5~5%,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嵌合型约占2~4%。

2.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取样包括羊水细胞、胚胎绒毛细胞和脐带血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孕早期或中期,通过测定孕妇血清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简称“唐筛”。根据唐筛指标以及孕妇年龄、体重等多种因素确定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率。

撰稿人:孜钰

编辑:罗雅尹

文章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

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